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崩开局: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

第188章 客官你这是因何发笑呀?

  馄饨摊老板的话一出口,顿时就引来了周围桌食客的附和,连声道:“就是就是!”

  “没有明大人,就没有如今的泾州!”

  同桌的蓝衫男子,放下手中的勺子,朗声道:“前些年遭灾的时候,明大人可没少顶着压力,给咱们泾州平民百姓放粮!”

  “若非明大人,我怕是早已饿死了....”

  提及“遭灾”与“放粮”之时,蓝杉男子的字里行间,都是感激之情。

  那可是泾州几十年难遇的大旱呀!

  地里的庄稼,几乎是颗粒无收....

  百姓处于濒死的边缘,快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.....

  可朝廷却是视而不见....

  还是明刺史力排众议,顶着那巨大的压力,开仓放粮,救活了泾州百姓!

  他们的命是贱,却一直念着恩。

  别桌的白袍中年人,接过话茬,补充道:“明大人治下,更没有别州的苛捐杂税!”

  “每年每家每户,都能有不少的剩余.....”

  据白袍中年人所知,旁边的州贪官污吏,常常巧立名目,盘剥百姓。

  誓要压榨干老白杏的最后一滴油水。

  而反观他们的明刺史,明大人,却是清正廉洁,两袖清风,爱民如子,大公无私,高风亮节,克己奉公....

  谁能不爱戴这样的父母官呢?

  “明大人年年春耕之时,还会亲自带着官吏下田耕种!”

  ......

  周围的食客商贩,越说越起劲,你一言我一语,兴致昂扬阐述着他们刺史大人的“政绩”。

  明少遐在泾州的口碑,还真不错呢........陈宴眨了眨眼,在心头评价一句,抿唇轻笑,开口道:“在下听闻明大人剿匪不利,令那惊鸿会坐大,危害乡邻百姓.....”

  但他的还未说完,就遭到了蓝杉男子的反驳:“这怎能怪在明大人身上呢?”

  “分明就是那贼匪,太过于狡诈了!”

  蓝杉男子说得振振有词,字里行间都在维护明少遐....

  甚至不惜将责任归结于,匪患惊鸿会的身上!

  “没错!”

  白袍中年人亦是自发维护,附和道:“每次明大人率军,前去围剿惊鸿会....”

  “那群贼匪就会跟滑腻腻的泥鳅一样,钻进深山之中,让明大人无功而返!”

  对于刺史大人的努力,他们这些人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
  绝不容许任何人诋毁!

  陈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,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,看着面前这些出奇一致的百姓,他不由地想起了,曾经后世的某个群体.....

  狂热追星的粉丝。

  它们的眼中只有自家哥哥,绝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自家哥哥.....

  简直太像了!

  边上一书生模样的男子,忽然摇头晃脑地开口:“我听说朝廷,派下了大军,前来泾州协助明大人剿匪!”

  “而且,此次领军之人还是,那位戡乱秦州的少年军神!”

  言语之中,一半是崇拜,一半是卖弄。

  “你说得莫非是,那位文武双全的大周诗仙?!”馄饨摊老板听到这话,猛地一怔,诧异道。

  大周诗仙的名头,配上诗会醉酒斗王谢脍炙人口的故事,在天官府的刻意推动下,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。

  再加上秦州戡乱,打下的赫赫威名....

  陈宴已经被塑造了“英雄”,声名如日中天,就连贩夫走卒都知其轶事。

  而身处现场的“当事人”,不由地扯了扯嘴角。

  他怎么也没想到,套明少遐的在百姓心中的评价,居然还能扯到自己身上来。

  “正是那位少年英才的陈宴大人!”

  书生眉飞色舞,昂首道:“今日我还看到,肖长史他们出城相迎呢.....”

  肖邻率泾州文武相迎时,这书生正在边上凑热闹。

  只是离得太远,并未看到陈宴的真容。

  但这并不影响他夸夸其谈.....

  “有陈宴大人相助,那区区匪患必定涤荡一空!”馄饨摊老板猛地一拍手,朗声道。

  周围议论的食客商贩闻言,皆是连连点头,对那位“大周诗仙”“少年军神”,充满了信心....

  “阿兄才是真的声名远播,天下谁人不识君啊!”宇文泽见状,余光瞥向不知何时,陷入沉思中的陈宴,心中暗叹。

  眸中满是崇拜。

  宇文泽也想有一天,能像自家阿兄这般名满天下....

  “哈哈哈哈!”

  就在周围众人七嘴八舌之际,忽得响起了一阵肆意的大笑声。

  离得最近的馄饨摊老板,被陈宴的突然之举,吓了一大跳,退后半步,问道:“客官你这是因何发笑呀?”

  “这位小兄弟,你这是怎么了?”

  蓝杉男子见状,亦是仔细观察着仰天大笑的陈宴,小心翼翼地试探道。

  那目光像是在,戒备中邪之人一般....

  “我懂了!”

  “这一手还真是高明啊!”

  “换了其他人前来,还真没办法应对.....”

  陈宴并未搭理周围人,更没心思理会他们怪异的目光,只是自顾自在那说话。

  那一刻的他,豁然开朗....

  诚如老爹所言,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!

  破局之法已在胸中!

  宇文泽见状,尤其是听到陈宴的话,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,凑上前来,压低声音,问道:“阿兄,莫非是已经,想到了对策?!”

  “正是!”

  陈宴轻声应了一句,旋即站起身来,“咱们走!”

  说着,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,随手丢给了馄饨摊老板。

  “是。”

  三人颔首,紧随其后。

  “这年轻人怎么神神叨叨的.....”

  馄饨摊老板望着陈宴离去的背影,疑惑不已,小声嘟囔道。

  顿了顿,盯着手中的银子,话锋一转,又继续道:“不过出手真是阔绰啊!”

  那银子他掂了,足足有十两.....

  都能买两千碗馄饨了!

  不理解,但是很兴奋!

  书生咂吧着嘴,议论道:“出手就是这么多银子,那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呀?”

  ~~~~

  馆驿。

  房间内。

  “陈兄,你这个时辰急匆匆,召我们前来.....”

  刚一进门的柳元景,就迫不及待问道:“可是有了妥善处置,明刺史之死的头绪?”

  来的人不止是他,王雄、豆卢翎等人亦是齐聚,目光皆投向了同一个人。

  “然也!”陈宴似笑非笑,轻敲桌面。

  “不知陈兄有何对策?”豆卢翎按捺不住好奇心,追问道。

  “是啊,陈兄就别卖关子了,快说吧!”贺若敦出声附和。

  “重操旧业!”

  陈宴抿了抿唇,吐出了意味深长的四个字。

  顿了顿,话锋一转,又继续道:“不过,在此之前,有一件极其紧要之事,需要王兄你们去办.....”

  “不仅事关剿匪成败,更是关乎咱们这些人,在泾州的安危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